專欄文章|體驗工具
Pang
發想小行動:將來旅行社

|
last edited:
last edited:

行動說明:
五年後的自己會遇見什麼樣的人?做過什麼樣的事情?過著什麼樣的生活?成為什麼樣的自己? 忙碌的過著生活的我們,很少有機會停下來思考未來的樣貌,這次我們以將來旅行社的概念,為自己發想未來旅途中的不同目的地,展開不同的可能性吧!
準備材料:
筆、便條紙或字卡
行動步驟:
- 發想事件:
發想自己期待在未來五年內完成的事件,這些事件可以涵蓋不同面向,包含工作課業、人際關係、自我成長、身心健康,或是其他自己在意的面向,試著為自己發想 12 個事件。 - 進行排序:
依照自己的「重要優先度」進行,為自己的 12 個事件進行排序,並將排序編號寫在便條紙或字卡的右上角。 - 感受心動:
最後,感受每一個事件為你帶來的心動程度,1 分是心動程度最低,感覺索然無味,5 分是心動程度最高,感覺有許多期待與興奮。過程中將一個事件評分完並寫在左上角後,才繼續評分下一個事件。
行動後思考方向:
- 在清單中,哪些事件是你「想要做的」?那些又是你覺得「應該、必須要做的」?而這些必須執行的事情是來自於哪裡的期待或約束呢?
- 清單的排序跟心動程度有沒有明顯的相關呢?在排序靠前的事件有比較心動嗎?
- 可以在清單中新增哪些讓自己心動的事件呢?
- 如果有很多必須做的不能割捨,又可以如何在其中為自己加入心動的元素?
團體執行方案:
- 邀請朋友 2 - 4 位朋友一起參與。
- 請朋友們個別執行前述的行動步驟。
- 所有人帶著自己的里程清單,聚在一起分享寫下的清單內容。
- 進一步分享自己「最心動」的「最不心動」各三個清單事件。
- 每個人提出一至兩個在清單中難以割捨卻又不心動的事件,並幫彼此討論可以如何調整,讓自己的心動指數提高。
- 最後分享彼此有沒有可以一起討論或執行的事件,讓自己的清單事件新增夥伴的力量。
「在寫下目標時有了對未來的初步想像,卻也並非要就此將未來定型,而是透過釐清想像、找到心動,讓自己對於未來有更多不同的想像與可能性,藉此保持彈性,不讓自己困在單一的路徑裡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