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文章|活動紀錄
Po
高中教師引導培育課程|後記 #4

|
last edited:
last edited:

「接下來有機會的話,也想將這一套自我探索的方法,帶回到校內社群中,看看能怎麽跟校內的學生共同討論。」
體驗完設計人生方法後,我們在培訓的後半兩天,重新聚焦到學校之中。我們和老師們共同討論,該怎麼將這套方法,運用在自己的校內學生身上。
但首先,回歸到設計師可能會面臨到,不同使用者擁有不同的需求這一問題,來自各校的老師們也都遇到了不同的孩子們,各自擁有不同的特性。因此,我們請老師們寫下自己學生的人物誌,從學生們的視角之中,試著去找到學生們各自不同的需求。再從這些需求,邀請老師們進一步發想如何設計屬於自己學生,獨特的課程。
也在這個過程當中,我們看見學生們各自的困擾,可能是對於未來選擇的迷惘,也可能是找尋不著自身興趣的困惑。但在老師們將不同需求與課程設計擺出來時,討論中迸發的是更多對於學生的理解與對解方的想像。
「或許你可以試著找學生來嘗試價值觀小活動?」「要不要試試跟學生聊聊除了打工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?」「我覺得你這個點子超棒的,我也想試試看!」
在這些討論之中,我們看見對設計人生工具於高中生上的各種使用方式,也看見老師們將自己的教學經驗,化為彼此課程設計中更多元的點子。而這種種交流的火花,也是這次培訓課當中,最為耀眼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