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教師引導培育課程|後記 #3

|

「我最喜歡的是原型的環節,自己過去的心態很兩極,能成功的事情才願意試看看,知道如何低成本的進行嘗試,讓我可以更放心的做行動。」
在培訓的第二天下午,我們以設計人生中原型概念,發想如何透過執行一個好的行動,實際體驗並收斂自己喜歡的元素。當中特別強調「有意識地學習」,在行動前設定一些小目標、元素或價值觀,讓個人可以在行動的過程中,進一步的體會我們對於不同事物的「真實感受」。
在設計人生中,我們鼓勵大家從展開不同的行動,以紀錄行動中的經驗反思經驗中的收穫,並從收穫進一步形成觀點,再影響下一步行動的展開,即為行動鷹架「行動 - 經驗 - 反思 - 觀點」的循環。
我們邀請老師們透過「為師培生設計原型行動,讓師培生覺察對於成為老師所需要素的真實感受」來體驗原型的設計概念,從老師要擁有的心態、在學校中工作的型態、與校園中不同角色的關係經營等發想,釐清可體驗的不同元素與價值,再進一步設計對應這些內容的體驗。
而在原型測試中,我們可能會從針對特定價值觀與感受進行設計,釐清每個價值、元素、目標在我們心中的真實感受,然面對現在的工作性質越來越複雜、多元,原型這樣單一測試方式,會不會有衝突或失真的地方?
對於這樣的好奇,我們認為在面對多元需求與未知時,不清楚我們對單一價值的實際感受,可能更容易在不同價值的衝突與干擾中迷失。也因透過原型快速測試與迭代的特性,累積逐個不同的價值觀元素,當不同的選擇、衝突襲來,我們可以更有餘裕的面對,也更可以釐清我們心中真正想要的選擇排序,做出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或決定。